13105766123
当前位置:台州信息网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本地消息

台州深观察丨黄岩:工业园区如何破解“低效用地”难题?

2024/8/21 8:47:03

来源:台州日报

浏览量:105

“永宁江科创带”是台州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黄岩的“科创大动脉”。其核心区地域范围涉及黄岩江口街道,也就是黄岩医化园区所在地,因园区建设时间早、环境差,园内虽然入驻企业200多家,但多为低效用地,企业效益低。那么,“永宁江科创带”是如何破解低效用地难题的呢?

来看望潮客户端记者的报道

(视频时长:2分钟)


瞄准低效用地

实施“腾笼换鸟”



在公元管道(浙江)有限公司的球阀精加工车间,数控机床、机械手臂与机器人正高效协同作业。4000平方米的车间里,仅有10名操作员穿梭其间,对设备进行查看、调试。


“我们车间共有82台注塑机,40台机械手,42台机器人,较以前,生产效率提升了20%左右,一年能生产2500万个球阀。而且,原先1台机器需要6个人操作,现在一个人也不用,为我们节约了人工成本。公元管道(浙江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牟建红在现场介绍道。



公元管道(浙江)有限公司是公元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,位于黄岩永宁江科创带核心区,主要从事对外贸易,产品有塑料阀门、管道管件等。随着球阀精加工车间的投产,公司产能显著提升,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0%。


公元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中心副总监杨焱告诉记者,成果喜人的背后,源于一块16.5亩地的取得。“去年,政府实施‘腾笼换鸟’行动,收储了原金属回收公司16亩的厂房土地,它刚好在我们原厂区的西北角,于是,我们通过招拍挂取得了这个地块。”



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随着外贸业务的快速增长,企业产能已经无法满足订单所需,公司面临“用地难”。企业要发展,土地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。面对土地紧缺现状,公元管道一筹莫展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年初,在管委会的推动下,一家金属回收公司关停退出而后公元管道通过招拍挂,顺利取得该地块,用于规划实施1万吨高性能塑料阀门项目。


“从取得土地使用权到施工许可证,我们仅花了40天,这多亏了政府工作人员帮我们提前规划,协助我们提前准备所需材料,做到无缝对接。”杨焱表示,今年年初,企业厂房建设完成,一楼的球阀精加工车间开始试运行,楼上,球阀组装、包装、成品入库车间正在建设中。该项目建成,将助力公元管道走向智能化



公元管道成功破解“用地难”问题,得益于其所在园区——永宁江科创带核心区的蜕变。


据了解,永宁江科创带核心区内的江口医化园区,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,基础设施差,园内共有企业200多家,但大多为高耗低效型且有污染的企业。据统计,2021年,该区块160家规下企业亩均税收仅9万元。



“园区建设时间比较早,厂房以及基础设施破旧。园内多为化工企业,一些企业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被搬迁后,地块一直闲置着。还有一些企业存在厂中厂现象,存在着安全隐患。”黄岩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潘建平告诉记者,2021年,黄岩经开区对核心区块进行了全面综合整治提升。一方面,邀请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团队重新对园区生产、生活、生态、空间进行规划。另一方面,瞄准核心区内的低效用地,实施“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”攻坚行动。“我们专门成立工作专班,全面排摸园区内的高耗低效型企业,再逐一动员一些企业退出,由政府收储,之后我们再将这些工业用地重新出让,招引新的企业来入驻。”



2022年底以来,园区通过收回、回购、合作等多种措施,引导低端产业退出。截至今年7月份,累计签约26家,拆除15家,腾出可用地540多亩;收储后直接带建筑出让4家,涉及用地110多亩。



同时,针对园区内无新增用地、空间利用不合理的企业,指导其实施厂房改造、零地技改,提高土地利用率,加快企业转型升级。 


“零地技改”

提高土地利用率



恩森(台州)化学有限公司是园区入驻时间较早的一家企业,原先企业厂房破旧,工作环境恶劣,去年6月,通过“零土地改扩建”项目,企业4栋新厂房竣工。



“以前我们厂房冬天冷,夏天热。而且厂区内都没有安装抽风设备,味道排不出去,工作环境特别恶劣。”恩森(台州)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徐聪聪说,如今,厂房大变样,环保设施一应俱全,办公环境也变好了。



王伟圣是企业研发部主任,搬进新大楼后,他也切身感受到了企业提升后带来的变化。“新厂房建好后,我们就购买了国内外的先进设备,对原有的机器进行了升级换代。这是我们老厂房做不到的,因为一般精密设备对环境要求很高,要求防震防潮,而老厂房连避震都做不到。”


王伟圣告诉记者,随着新厂房的建成,实验室里的老旧设备也升级换代,检测精度比原先提升了十倍甚至百倍,这将有助于他们研发出更高品质的产品。“我们现在研发出的产品,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,以及更好的质量。目前,我们已经通过了像TATF16949这类高端的认证。”



记者了解到,实行“零土地改扩建”项目后,恩森化学将生产设备从原先的11台增至22台,并新增年产20万套高档汽车塑料配件、3万只专用电镀挂具技改项目。今年上半年,企业产值达6500万元,比原先增长了20%左右。“‘零地技改’解决了我们企业用地难的问题,通过对土地、空间的合理规划,大大地增加了建筑面积和土地的利用率,使我们企业得以对车间进行改造升级,对设备进行置换,从而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,让我们企业迎来更加高质量的发展。”徐聪聪说。


项目招引

助园区转型升级



在指导企业实施厂房改造、零地技改,引导高耗低效企业关停退出的同时,园区还积极引进产业层次高、科技含量高、亩均产出高的企业,组织实施数字经济、新材料、高端智能装备等重大项目工程。


位于园区内的浙江精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,建筑外观极具空间层次感,独创了智能调光玻璃幕墙设计,置身其中,浓郁的科技感扑面而来。



据了解,精一科技是精诚时代集团旗下子公司,致力于智能纳米调光玻璃、有机光电材料等新材料新应用的技术孵化以及产业化。目前已申请国内外专利70项、国际专利族7个。


2021年,精一科技被招引入园。去年5月,企业设备进场。“落户园区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,同时这里又能很好地实现我们产品产线落地。”浙江精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昱喆告诉记者,精一科技之所以落户园区,除了考虑到园区的发展定位与其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相契合外,还有当地政府的支持,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。“政府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,帮我们加速推进工作进度,确保我们快速实现设备的进场,实现项目落地。这也促使我们精一拿到了极氪001项目车型调光玻璃的量产。



除精一科技外,近年来,园区还引进了诺得药业、蓝景科技等一批新兴产业、科技型企业、高效能企业进驻。“这些新兴企业引进来以后,可以作为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,形成高新产业集群,助力园区转型升级,推动园区获得更大的发展。”潘建平表示。


如今,永宁江科创带核心区面貌焕然一新,路网完善,河水清清,独具魅力的台州梦创园,正逐步成为高端人才和创意创新的汇集地。


“我们希望通过5到8年的努力,把园区建设成一个‘产城融合、高效复合、生活生态’的创新引领区和未来城市的新样板。”潘建平说。



欢迎提供新闻线索

《台州深观察》热线电话

88901890


编辑:郑文莹

审核:王倩倩

监制:高建平

总监制:陈永渊


来源:台州日报

台州生活网 www.0576.com

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
13105766123
  • Q Q: 1860576
  • 微信: 13105766123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台州信息网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苏ICP备2023016660号-5  |  技术支持:框分类信息系统(v2024.1)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